馬建章不僅推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學科建立,為中國東北虎種群保護作出重要貢獻,,更致力于在中國傳播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的科學理念,被稱為“老虎院士”,。
馬建章 ■ 資料圖
“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馬建章說,。
1,、他的提議撬動跨國合作
在中國和俄羅斯2019年6月份簽署的聯合聲明中,開展東北虎,、東北豹保護國際合作成為兩國人文交流第九條內容的一個亮點,。這讓馬建章驚喜又欣慰。半個多世紀以來,,老虎的“家事”是他最牽掛的心事,。
野生東北虎是重要的虎亞種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和中國東北地區(qū),,被列為“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據已知的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野生東北虎數量僅有500多只,。在中國,,東北虎主要分布在完達山,、老爺嶺、張廣才嶺等地,。
野生東北虎保護對于國家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價值,。在馬建章及有關專家的倡議和推動下,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成立,,東北虎的保護工作上升到國家層面。
中俄邊境東北虎跨境活動頻繁,,曾有東北虎從俄羅斯進入中國,,已在中國琿春等地定居的東北虎也去俄羅斯“串門”。但兩國陸地邊境依然存在著鐵絲網,、圍欄等設施,,仍是野生東北虎跨境流動的障礙。
“中俄兩國不斷加強對東北虎,、東北豹的跨國界保護,,已勢在必行?!被谝幌盗醒芯砍晒?,馬建章提出了“跨境生態(tài)廊道建設”的想法。這一提法得到了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的認可,。
什么是“生態(tài)廊道”,?馬建章解釋道:“在中俄兩國之間設立跨國保護區(qū)和通道,沒有障礙和界限,,讓東北虎不用‘護照’和‘簽證’,,實現自由‘串門’,甚至‘跨國聯姻’,,這樣才能讓東北虎種群繁衍生息,。”
近20年來,,中國實施“天保工程”及“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工程”以來,,東北地區(qū)森林恢復,自然保護地破碎化問題得到較好解決,。鹿,、狍子、野豬等東北虎食物物種增加,,棲息地質量顯著改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進一步提升,。
“在中國境內觀測到的野生東北虎,,2000年全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統(tǒng)計只有12~16只,。根據自動相機影像識別技術和分子遺傳檢測技術,2013~2018年累計觀測到中國境內有活動個體57~62只,,還記錄到9次繁殖記錄,。”馬建章說,,這是不小的突破,,在野生東北虎曾一度“絕跡”的小興安嶺,近年也發(fā)現了野生虎蹤跡,。
2,、他的理念與世界同頻
2019年9月,馬建章卸任了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主任一職,。
退休并沒有為他的工作畫上句號,。每天早上8點,馬建章都準時來到辦公室,,與學生們探討問題,,分析材料……
馬建章說,小時候,,他生活在內蒙古,,廣袤的草原激發(fā)了他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對老虎最初的概念,,來自于兒時母親常用老虎來嚇唬自己,。
1960年,從東北林學院畢業(yè)后,,他留校任教,。沒想到,就在這一年,,他與野生東北虎有了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離“邂逅”。
馬建章回憶說,,當時他和幾位同事一起上山搞野外調查,,他走在最前面,從樹縫中猛地看到一束寒光,,他與一只老虎恰好四目相對,。他驚叫一聲“有老虎”,于是一群人“嘰哩咕?!蓖较屡?,帽子、飯盒丟了一道,。第二天,,他們再上山時,,循著先前的腳印發(fā)現,他和老虎當時只有30多米的距離,。
20世紀70年代,,馬建章參與珍稀動物調查。他意識到,,虎處于食物鏈最頂端,,虎的數量代表著生態(tài)質量和自然環(huán)境的健康程度。研究老虎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價值,,馬建章決定開啟東北虎的研究之路,。
“物種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部分。要想維護生態(tài)平衡,,首要是保護物種,。”馬建章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對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p>
對于野生動物,馬建章主張不能進行絕對保護,,而應科學管理,、合理開發(fā)與可持續(xù)利用。
“任何資源不管理,,都不能稱之為資源,。如果放任動植物生長,會導致一個物種的過度繁殖,,不僅讓其自身生長空間縮小,,一旦超過環(huán)境容納量,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將失去平衡,,自然環(huán)境也會受到危害,。”馬建章說,,“這是國際科學界的共識,。”
20世紀80年代,,結合中國特殊的國情,,馬建章提出“保護、馴養(yǎng)、利用”的野生動物管理方針,,他還創(chuàng)立了野生動物瀕危物種的管理,、生境選擇與改良,、環(huán)境容納量等科學理論,,為中國野生動物管理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馬院士提出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理念,,應該更多地向國內公眾普及,。”馬建章的學生,、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姜廣順說,。
幾十年時間里,馬建章創(chuàng)建了中國野生動物管理學科,、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資源學院,、中國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人才培訓中心,并編著了中國第一部《野生動物管理學》和《自然保護區(qū)學》,。
憑借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與管理,、野生動物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1995年,,馬建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中國第一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的院士。
3,、他的團隊解鎖保護新技術
大自然不僅是馬建章科研的實驗室,,也是他育人的“大課堂”。
20世紀80年代,,馬建章接到了一項艱巨任務——“三北防護林地區(qū)”野生動物資源和自然保護區(qū)考察,。“三北”防護林地跨西北,、華北,、東北十幾個省份,面積達400多萬平方公里,,考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為了獲得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從新疆天山,,到黑龍江漠河,,馬建章帶領學生長途跋涉,行程約10萬公里,。
60多幅經濟動物分布圖,、珍貴動物分布圖、200多萬字的科考報告一經“出爐”,立刻引來世人關注,,不僅發(fā)現33種鳥類,,獲得的各種數據也為國家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qū)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乎獵人的野外調查經驗”,,已經成為馬建章指導學生的原則之一?!岸炫辣P雪,,夏季忍受蚊蟲叮咬,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對自己研究的動物有更深刻的理解,。”馬建章的博士研究生顧佳音說,。
經過如此歷練,,馬建章帶過的學生們練就了過硬的“野外功夫”,很快成長為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骨干力量,。如今,,他培養(yǎng)的博士生已經超過100名。
隨著無線電跟蹤,、紅外相機監(jiān)測,、DNA分析等新技術取得發(fā)展,馬建章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勇敢嘗試,,為老虎事業(yè)“插上科技翅膀”。
模擬野生東北虎生存環(huán)境,,野化訓練人工飼養(yǎng)的東北虎是東北虎種群恢復的又一重要途徑,。
2016年,黑龍江東北虎林園貓科動物保護研究院士工作站,,在哈爾濱東北虎林園成立,。馬建章帶領團隊對東北虎的行為性狀、疾病監(jiān)控,、遺傳管理,、野化放歸等開展專項研究,不僅為東北虎保存了基因庫,,也為恢復野生東北虎種群提供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