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中六國科學家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完成。這是值得載入史冊的時刻——在地球生命的長河中,,物種首次破解了自身的底層奧義,。
此前一年,英國科普作家馬特·里德利的《基因組》一書出版,,后來成為生命科學的科普經(jīng)典,,被數(shù)次翻譯成中文引進國內(nèi)。最近,,由華大基因CEO尹燁重新翻譯的中譯本出版,。
這樣一本老書,為何經(jīng)久不衰,、常出常新,?在尹燁看來,書中一些具體知識也許需要更新,,但里德利對基因的整體認知,,突破人類自身藩籬、從更多元的物種視角對生命作出的思考,,非但今天不過時,,可能永遠都不會過時。
《基因組》,,[英]馬特·里德利著,,尹燁譯,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1,、針尖里的故事
浩瀚而又神秘的基因故事,,從哪里開始講起呢,?里德利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方法。
這個方法的靈感來源于他與美國演化生物學家戴維·黑格的一次對談,。當時,,黑格對里德利說,自己最喜歡19號染色體,,因為那條染色體上有各種逗趣的基因,。這啟發(fā)了里德利:是否可以從每條染色體上挑選出一個基因,來講述人類基因組的故事呢,?
里德利寫下23對染色體的名單,,然后在它們旁邊分別寫出對應的人性主題,如生命,、物種,、歷史、命運,、環(huán)境,、智商、本能等,,為每對染色體尋找具有代表性的基因,。這些獨特基因的故事構(gòu)成了《基因組》一書23章的內(nèi)容。
在這些故事中,,有講述基因如何記錄歷史的,,也有講述基因如何對人類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許多外貌性狀都是由傳承自父母的基因決定的,,比如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紅頭發(fā)還是黑頭發(fā),、藍眼睛還是棕眼睛……事實上,,基因?qū)ξ覀兊挠绊戇h不止于此,它還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許多后天的生活和行為,。
里德利用7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講述了基因?qū)θ祟愓Z言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語言是后天習得的,,但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詞匯或許可以靠后天習得,但語法卻是人類生來就有的本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東西,。
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即便剛剛學會幾個詞匯,也能自己按照規(guī)律組成句子,。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一群孩子接觸一種根本沒有語法的語言,,他們就會無師自通地給這種語言加上語法,。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一些部落從石器時代起就與外界隔絕,,但他們語法的復雜程度跟我們差不多,。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遵循著一套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語法規(guī)則。
如果說語法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那么一旦基因突變了,,是否就會導致語言上的障礙?的確,,有一種病叫“特定型語言障礙”,,患病者在理解語法方面存在困難,需要專門去學習,、死記硬背才能掌握語法,,而不像正常人那樣天生就會、張口就來,。以前人們認為,,這些患者存在智商問題,或者小時候接觸語言太少,,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一種遺傳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
除了語言外,,人類很多后天行為都受到基因的重要影響,如酒量,、智商,、壽命、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性取向,、是否對某種物質(zhì)過敏,等等,。對基因的研究,,也在不斷給傳統(tǒng)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帶來沖擊,。
2、基因決定一切?
基因不但能決定人類的先天特征,,還能影響后天行為,,這是否意味著基因決定一切?里德利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在書中講述了基因與環(huán)境對人類的復雜作用,。
比如,里德利用5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向讀者講述基因與環(huán)境對人類哮喘病的復雜影響,。哮喘病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但人體內(nèi)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哮喘基因。早在1998年,,科學家就已發(fā)現(xiàn)至少有15個基因與哮喘有關(guān),,而且,一個基因能否發(fā)揮作用還與外界環(huán)境有關(guān),。比如一個人體內(nèi)的基因決定了金屬蒸氣可能會讓其得哮喘,,但如果他一輩子都沒有接觸過金屬蒸氣,就等于這個基因沒有產(chǎn)生影響,。
“基因影響著我們的過去和未來,,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基因決定論,事實上,,環(huán)境發(fā)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后天的影響同樣會帶來復雜的后果?;蚪M和環(huán)境都在動態(tài)變化中,,二者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塑造也是動態(tài)的?!币鼰钫f,。
里德利也講述了極端的基因理論是多么可怕。在21號和22號染色體的基因故事中,,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提出人種優(yōu)化論,,而赫胥黎用《美麗新世界》譴責了忽略人的遺傳多樣性、只用統(tǒng)一的后天方式塑造人的行為和思想的社會,,是多么荒誕與恐怖,。
里德利的《基因組》常被拿來與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和悉達多·穆克吉《基因傳》并列為經(jīng)典生命科學科普書。在尹燁看來,,與道金斯的犀利,、穆克吉的細致相比,里德利的風格特點是更為宏大,。
這種特點或許與里德利本人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早年就讀于伊頓公學與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主修動物學,因?qū)︼綦u的繁育系統(tǒng)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他進入媒體行業(yè),成為一名科學記者和科普作家,。此外,,他還是擁有子爵頭銜的英國上議院議員、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客座教授,,是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英國皇家醫(yī)學會會員,、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院院士,,在科學、環(huán)境學與經(jīng)濟學領域均有著作,。豐富的學術(shù)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給了里德利更為宏觀的視角。
3,、所有生命只是住客
如今,,正值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完成21周年,又逢自己重新翻譯的《基因組》在國內(nèi)出版,,尹燁感觸頗深,。
在尹燁看來,中國過去做得更多的是“技”而不是“科”,,在“發(fā)現(xiàn)”上做得不夠多,。但是,在全世界的基因組領域,,特別是在初期發(fā)表的上百個高等動植物的基因組當中,,中國的貢獻達到了三分之一,超越了美國,。
“回溯歷史,,當時華大基因代表中國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并在此后的20多年里與中國的科研院所和大學一起合作向前推進,,讓我們與美,、英、法,、德,、日站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今天,,中國基因科技的綜合實力,,在全球處于第一陣營。”尹燁說,,“我們今天討論‘卡脖子’,,同時也應該討論‘撒手锏’,在考慮如何補短的過程中,,也要思考怎么去揚長,、哪些領域值得揚長,包括我們今天已經(jīng)具有的優(yōu)勢是不是當年堅持久久為功的結(jié)果,。我覺得這是我們科技界要回答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尹燁相信,,中國還有很多領域都具備這樣的特點,,在這方面,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過程中得到啟發(fā),。
“在基因面前,,人并非毫無招架之力?;驎绊懳覀兊男愿衽c思想,,但并非全然受制于它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尹燁說,,“但擁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卻讓這個星球的其他生命愈發(fā)不自由。我們改造環(huán)境,,為滿足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享受創(chuàng)造客觀條件,,卻很少顧及其他生命的地球居住權(quán)?!?/p>
在尹燁看來,,是時候重讀人的歷史,思考生命的本質(zhì)與意義,,重新審視我們和其他生命,、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了?!白屛覀兩僖稽c驕矜,,多一些謙卑;少一點破壞,,多一些和諧,。地球不屬于人類,,所有生命都只是住客。說到底,,我們所認識的獨特人體也不過是由DNA/RNA編程設計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