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jié),,綠槐高柳,。5月6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官地礦(以下簡稱“官地礦”),,了解到該礦面對綜采工作面消防設備取用低效,、皮帶運輸穩(wěn)定性不足、礦車管理粗放等難題,,以“向科技要效率,、向創(chuàng)新要安全”的破題思路,自主研發(fā)直立固定式滅火器箱、力學壓帶裝置及礦車智能調度系統(tǒng),,實現應急處置秒級響應,、運輸故障率趨零、礦車調配全程可視,。
革新滅火器箱設計 筑牢井下安全防線
安全是煤礦生產的生命線,,而消防安全則是這條生命線上的關鍵一環(huán)。官地礦聚焦井下36405綜采工作面消防安全痛點,,創(chuàng)新了設計滅火器箱固定與開蓋技術,,以“小創(chuàng)新‘破解’大難題”,為礦井安全生產筑起了一道堅實屏障,。
“以前取滅火器像‘拆盲盒’,,現在伸手就能拿取?!本C采二隊職工在現場演示時感慨,,新設計的滅火器箱不僅操作便捷,更讓職工在應急處置中“心中有底”,。
據了解,,官地礦36405綜采工作面滅火器箱改造前固定在支架立柱上,因箍具尺寸與位置不匹配,,導致滅火器箱固定不穩(wěn)、拿取不便,。尤其在緊急情況下,,職工在打開側門開啟時還可能出現箱門卡頓、箱體傾倒等問題,。
針對這一實際,,采煤管理部技術人員以“不改變現有支架構造”為前提,開展技術攻關,。經過反復試驗,,創(chuàng)新設計出“抬高千斤耳子直立固定”方案,通過調整千斤頂耳子位置,,將滅火器箱直立固定于支架頂部,,將側門開啟改為頂蓋式開合,實現伸手即取,、一鍵開啟,。
自主設計壓帶裝置 破解生產難題
皮帶運輸作為礦井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著礦井的生產效率,。官地礦針對皮帶機尾儲煤槽過低導致的卡扣,、撕帶問題,自主設計壓帶裝置,通過“小改造”破解“大問題”,,實現降本增效雙突破,。
在井下皮帶運輸過程中,官地礦長期面臨皮帶機尾儲煤槽過低導致的卡皮帶扣,、撕皮帶現象,。由于儲煤槽與皮帶機尾高度差不足,煤塊易在機尾處堆積,,造成皮帶扣頻繁卡滯,,不僅加速皮帶磨損,嚴重時還會導致皮帶撕裂,,造成經濟損失,。
為徹底解決這一頑疾,官地礦掘進管理部技術人員經調研,,結合皮帶運行力學原理,,設計了皮帶機尾壓帶裝置。該裝置利用廢舊鋼材自主加工托輥座,,再將托輥固定在機尾位置,,形成穩(wěn)定支撐,通過托輥對皮帶施加垂直壓力,,有效防止煤塊堆積造成皮帶跑偏或卡滯,。
據介紹,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單人即可維護,壓制精準避免二次損傷,。改造后,,皮帶運行穩(wěn)定性大幅提升,撕帶,、卡扣現象近乎“零發(fā)生”,。
以官地礦井下南大巷七尺皮帶巷延伸項目為例,2部底運料皮帶實施改造后成效顯著,,皮帶更換周期從1年延長至2年,,年均節(jié)省2條皮帶(價值8萬元),還消除撕帶安全隱患,,減輕了維護工作量,,保障了設備運行可靠性。
優(yōu)化礦車管理系統(tǒng) 打造井下運輸“智慧中樞”
礦車管理作為運輸環(huán)節(jié)的關鍵一環(huán),,其效率與精準度直接影響著礦井的整體生產效能,。官地礦為全面提升礦車管理效能,優(yōu)化礦車流通效率,有效緩解車輛積壓難題,,同時大幅簡化礦車統(tǒng)計工作,,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打造了移動端應用——礦車調度管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運行上線以來,,效果明顯。
據了解,,該系統(tǒng)聚焦礦車管理核心環(huán)節(jié),,針對全礦170輛1.5噸礦車、中花架車,、花架車的使用與歸還情況,,構建了全面、精準的統(tǒng)計管理體系,。它如同一位細致入微的“礦車管家”,,不僅能夠精準掌握各生產隊組的用車數量、用車時間,、歸還車數等關鍵動態(tài)數據,,而且能夠及時排查出非正常車輛的使用情況,為礦車資源的合理調配提供了數據支撐,。
在傳統(tǒng)礦車統(tǒng)計工作中,,統(tǒng)計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每天花費3~4小時進行手寫記錄和核對記錄臺賬進行統(tǒng)計,,不僅工作強度大,,而且容易出現人為誤差,導致統(tǒng)計數據不準確,,進而影響礦車調度的決策。而礦車調度管理系統(tǒng)的上線,,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系統(tǒng)具備簡潔易用的信息操作錄入功能,統(tǒng)計員只需通過手機小程序,,即可在短短5分鐘內完成原本繁瑣的統(tǒng)計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統(tǒng)計效率,降低了人為失誤風險,,讓礦車統(tǒng)計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準確。
官地礦礦車調度管理系統(tǒng)的上線使用,,不僅提升了礦車管理的效率與精準度,,更為礦井的智能化、高效化發(fā)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科學導報記者 王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