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這是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內(nèi)的學生在聽講,。
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講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3名“太空教師”以天地互動的形式演示了實驗,,并介紹與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這場充滿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課,讓科學的種子在億萬青少年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3月23日15時44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講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地面主課堂設在中國科技館,,分課堂分別設在西藏拉薩和新疆烏魯木齊。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中國科技館及載人航天工程相關(guān)參研參試單位提供支持,。授課內(nèi)容面向全球觀眾進行直播。
預熱
復習首次授課內(nèi)容
開課前幾天,,太空授課內(nèi)容已向社會公布,,航天員將在繞地球飛行的空間站上進行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并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早早看過了“課表”,,地面課堂的同學們翹首以盼。在地面預熱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復習了首次空間站“天宮課堂”的授課內(nèi)容,,回顧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歷程,還溫習了關(guān)于太空失重的知識,。
“太空教師”們來了,!3名航天員來到鏡頭前,身著藍色工作服站成一排集體亮相,。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師王亞平,,很開心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是我們的‘天宮課堂’第二課……”王亞平的面孔和聲音在“天宮課堂”再次出現(xiàn),將同學們帶入上課狀態(tài),。
“我是指令長翟志剛,,繼續(xù)擔任拍攝工作?!?nbsp;
“我是航天員葉光富,,很高興能夠再次給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學知識?!?nbsp;
有過首次在空間站授課的經(jīng)驗,,3名“太空教師”輕車熟路,,再次帶領(lǐng)大家進入奇妙的太空失重世界。
實驗
“冰雪”實驗,、水油分離,、太空拋物等接續(xù)上演
結(jié)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王亞平首先給大家展示太空“冰雪”實驗,。只見她拿出一個裝有過飽和乙酸鈉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連接著一根吸管。她小心翼翼地從袋子里擠出溶液,,在吸管口漸漸地形成一個透明液體球,,再用沾了點結(jié)晶核的毛根輕輕碰觸了下球體。在嘗試了幾次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樣,,透明球迅速變成結(jié)晶球。王亞平解釋說,,析出晶體時,,還會釋放熱量,因此這是一個摸起來感覺熱熱的“熱球”,。
“這是微重力環(huán)境下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使得擠出的液體形成了飽滿均勻的液體球?!蓖鮼喥浇沂玖藠W秘,。為了給同學們更直觀地展示表面張力,王亞平緊接著做了另一個實驗,。她手里拿著兩塊透明的液橋板,,葉光富拿著裝有飲用水的袋子向兩塊液橋板分別擠上一個水球。與此同時,,地面課堂的同學們也在同步做著同樣的實驗,。當兩個水球越來越大,,并黏合在一起時,,她又將其緩慢地拉開,一座奇特的“液橋”搭建而成,。
接下來進行太空中的浮力實驗,,王亞平遇到了“難題”。
只見她拿著一個小瓶子,,里面裝有兩種液體,。透明的水和黃色的食用油。王亞平和地面同學們一起將各自手中的瓶子進行搖晃后,,“天宮課堂”和地面課堂出現(xiàn)了截然不同的現(xiàn)象,。水和油不相溶,,在地面時,油比水輕,,就會浮在水面上,,而在空間站微重力環(huán)境下則不然。同學們手中瓶子里的液體漸漸形成分層,,而王亞平手中的水油還是和之前一樣,,沒有產(chǎn)生任何變化。怎么辦,?王亞平向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求助”,。一名同學提議:“使用旋轉(zhuǎn)的方式,借助離心作用將水和油分開,?!蓖鮼喥讲杉{了建議。葉光富進行了演示,,只見他將繩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轉(zhuǎn),不一會兒,,瓶子里的混合液就分離開來了,。
“小原理可以發(fā)揮大作用??臻g站也有這樣的離心設備,,用來分離和制備一些液體。很多復雜的設備都是簡單的科學原理,,比如空間站里的陀螺儀,。”王亞平又給大家補充了一個知識點,。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體現(xiàn)象后,,王亞平開始最后一項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目的是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此時,,一個可愛小巧的冰墩墩閃亮登場。王亞平將冰墩墩用手指輕輕一推,,冰墩墩沒有下墜,,而是慢慢飄向一兩米外的葉光富。葉光富接住后,,又將其推向王亞平,。冰墩墩在兩人之間來回做著近似勻速直線運動。
“同學們,,我所處的空間站實際上圍繞地球飛行,,那以你們的視角來看,,冰墩墩做的還是近似勻速直線運動嗎?為什么呢,?”王亞平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項課后作業(yè),。
王亞平為同學們演示完有趣的實驗后,接著,,和葉光富一起介紹了空間站上的兩個新科學實驗柜——高微重力實驗柜和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展示了本次任務中開展的空間科學實(試)驗進展。
建設空間站的目的,,就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也意味著可以把地球上的實驗室搬到太空。
“科學實驗是助力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學實驗柜是我們在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的一個主要設施,,等到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發(fā)射入軌之后,我們將會增加更多的實驗柜,,開展更多領(lǐng)域的科學實驗項目,。到那時候,中外科學家都可以依托實驗柜來開展研究,,中國空間站將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太空科學平臺,。”葉光富說:“同學們,,我們也熱切地期待你們能提出自己的科學實驗設想,,說不定下一次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們的實驗項目?!?nbsp;
互動
師生問答充滿奇思妙想
最后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網(wǎng)友們和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拋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3名航天員一一作答,。
“在空間站里流眼淚是怎么樣的,?是像果凍一樣拉得很長,還是會蹦出來成一顆一顆的,?”
王亞平回答:“眼淚無法像在地面時那樣自然地流下來,,而是在眼眶中打轉(zhuǎn),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強忍眼淚故作堅強也許很難,,但是在太空中我們就很容易做到?!?nbsp;
“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嗎?”
“我們空間站距離地球約400公里,,地球距離月球38萬公里,。在空間站上看月球跟在地面上看月球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因為沒有地球上的大氣和云的干擾,我們在空間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清晰,。”翟志剛回答,。
“我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能在太空中做實驗的科學家呢,?”
葉光富鼓勵說:“隨著空間站的建成,將會有更多的科研人員到空間站來開展科學實驗,,非常歡迎同學們未來到空間站上來做實驗,,也可以把自己設計的實驗項目提交到空間站來,然后在地面上遠程操作,?!?nbsp;
……
1節(jié)近1小時的太空授課在天地互動中很快過去,該到“下課”的時候了,。
“同學們,,未來屬于你們!”
“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希望同學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追夢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期待同學們繼續(xù)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yǎng),,探索科學奧秘,,未來的空間站將由你們來建設!”
3名航天員分別給同學們送出祝福和期望后,,對著鏡頭和同學們依依惜別,,揮手再見。又一場充滿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課,,再一次撒下科學的種子,,在億萬青少年的心里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