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度十大科學辟謠榜發(fā)布,一些廣泛傳播的偽科學謠言得到了澄清,。
相較于科學內(nèi)容來說,謠言或者流言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它具有新奇性和爆炸性,,并且利用了受眾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等一系列心理動機,。此外,,某些看似無傷大雅的流言和謠言在公眾中存在著很大的生存空間,無知和困惑會助推謠言的傳播與擴散,。這也是我們要大力打擊流言和謠言的原因所在,。
“當真相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jīng)跑遍了全城,?!瘪R克·吐溫這句話用來形容流言和謠言的傳播也很形象。當然,,我們經(jīng)常說要用科學或者科普來遏制謠言的生產(chǎn)與擴散,,但從謠言本身的生產(chǎn)和傳播機制來說,我們要做的遠遠不止于辟謠,,更重要的是根除謠言和流言存在的土壤或者說生態(tài),。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倡導科普要從知識補課轉向價值引領,,筆者理解,,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我們要讓公眾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意識,。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越來越便捷,我們不僅要讓公眾掌握一些碎片化的知識,,更要教會他們“獲取”與“辨別”以及“使用”之間的差異,。
因為辟謠工作是發(fā)生在謠言產(chǎn)生之后,往往有“亡羊補牢”之感,。有研究表明,,如果在辟謠的過程中,,首先重復謠言的內(nèi)容,反而會加深謠言對目標受眾的影響,。因此,,讓科學跑贏謠言,不僅僅要加強辟謠工作,,更要讓科普工作走在謠言的前頭,。結合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預先研判謠言產(chǎn)生的趨勢,,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普工作,加強科學內(nèi)容的供給,,將關口前移,,構筑起科學的“防火墻”,從而避免熱點和焦點事件發(fā)生后出現(xiàn)的盲從與跟風,,減少謠言傳播的可能性,。
讓科學跑贏謠言,還要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科學理性和科學精神的養(yǎng)成,。構建大科普格局,提高目標受眾明辨是非,、去偽存真的能力,;降低人們被情緒而非事實所左右的可能性,提高區(qū)分事實和觀點的能力,;讓受眾明白相關并不等同于因果,,或者說“在此之后”并不等于“由此之故”;加強權威科普平臺的建設,,集成優(yōu)質(zhì)科普資源,,持續(xù)不斷地為受眾供給接地氣的科學內(nèi)容。同時也要傳播一些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小竅門”,,比如“絕對的語句通常不可信,、條件的變化通常要小心、劑量的變化會影響結論”這樣的順口溜,,以及“如果某些東西好得或者糟糕得不像是真的,,那它很有可能就不是真的”等思辨意識。
讓科學跑贏謠言,,也需要相關平臺承擔起必要的責任,。對于一些流言和謠言呈病毒式傳播的問題,相關平臺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臺應該加強科學內(nèi)容的審核,,采取必要的措施限流或者下架假借科學之名傳播的非科學內(nèi)容,,不能過度依賴算法而輕視人工審核。此外,,各平臺也要加強與科學共同體的合作,,聘請熱心于科普事業(yè)的專業(yè)科學顧問,提高審核人員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