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八旬的王文采(右一)拿著手寫的講義,為學生們講解植物分類學,。
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的70多年里,,王文采為摸清我國植物多樣性“家底”、植物分類學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杰出貢獻,。
在野外調(diào)查時曾感染瘧疾,,命懸一線
1926年,王文采出生于山東濟南,。少年時期,,他就讀于北京四中,并展露出繪畫和音樂才能,。19歲時,,王文采考入北平師范大學(現(xiàn)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大三那年,,植物分類學課程燃起了他對植物的濃厚興趣,。他被植物標本和精美的植物縱切面圖深深吸引。
大學畢業(yè)后,,成績優(yōu)秀的王文采留校任助教,。彼時,中國植物學開拓者胡先骕正需要找青年合作編寫“中國植物圖鑒”,,王文采的師兄向其介紹了專注于植物的師弟。在胡先骕的推薦下,,王文采調(diào)至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開始了他長達70余年的植物分類學研究生涯。
新中國成立后,全面調(diào)查我國植物資源現(xiàn)狀,、建立屬于自己的植物分類學研究體系迫在眉睫,。王文采稱,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采集人員很早就曾到中國采集大量標本,這些國家的植物園專家通過研究標本,,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新屬新種,。為了采集植物標本做好植物調(diào)查,王文采也多次前往人跡罕至之地開展野外調(diào)查,,在情況惡劣的環(huán)境中獲得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在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雨林中看到豐富茂密的植物時,,王文采眼界大開,、興奮不已。但野外考察往往也伴隨著風險,。1958年,,在云南勐臘進行綜合考察時,王文采染上了惡性瘧疾,,連續(xù)高燒不退,,吃藥也沒有效果。在危急關(guān)頭,,昆明植物所的四名青年無償為他輸血1600毫升,,才成功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主持編寫《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1965年,,根據(jù)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抽調(diào)10人,以王文采為主要組織者和編研人員編寫《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王文采完成了其中蕁麻科,、毛茛科、紫草科和苦苣苔科等十余科的編寫工作,,并主持了全書的統(tǒng)稿工作,。
據(jù)金效華介紹,蕁麻科,、毛茛科,、紫草科和苦苣苔科是植物分類中的疑難類型,很多人望而卻步,。
1983年,,《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全書七冊全部正式出版,,收載我國高等植物約15000種,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植物圖鑒類著作,,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1987年,王文采作為《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和《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的第一主持人,,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此外,王文采還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編研《中國植物志》,,完成了其中毛茛科,、苦苣苔科、蕁麻科,、紫草科等類群一千余種植物的編著,,為摸清中國植物資源“家底”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員高天剛說,,評價植物分類工作做得是否好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看檢索表是否管用,,能否快速、準確地鑒定標本,?!巴跸壬鷮W術(shù)積累深厚,他給出的檢索表好用,,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認可,。比如,他們的《中國植物志》苦苣苔科部分發(fā)表之后,,受到國際植物分類學家的歡迎,,其中的檢索表很快被翻譯成英文并發(fā)表到國際植物學刊物上?!彼f,,王文采的檢索表是經(jīng)過充分實踐獲得的結(jié)果,因此可靠,、好用,。
晚年視物模糊仍堅持研究,著作等身
近年來,,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植物園,人們經(jīng)??吹揭晃浑q罄先饲羼车纳碛?。
八十歲之后,王文采仍然堅持到中科院植物所工作,。他在標本館用手持放大鏡和顯微鏡研究植物標本,,完成并出版了《中國樓梯草屬植物》和《中國唐松草屬植物》兩本植物分類學專著,,正式發(fā)表了共150萬余字的77篇科研論文,。
“標本是壓干的植物,,它們不像在野外時那樣立體、鮮活,,很多特征改變了或消失了,,研究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技巧,去觀察,、去測量,、去比較,要坐得住冷板凳,,這并不容易,。”高天剛說,。
多年觀察顯微鏡下植物標本的細微構(gòu)造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給王文采的視力帶來很大損傷,右眼眼底黃斑病變導致失明,。2018年,,92歲的他突覺左眼視物模糊,但仍然借助放大鏡,,手抄筆錄完成并發(fā)表了中國毛茛科兩個大屬翠雀花屬以及銀蓮花屬,、共約300多種植物的修訂研究。
高天剛說,,先生高齡仍在進行研究,,源自于他對植物分類學真正的熱愛?!氨M管年過九旬,,他的思路依然清晰,而且記憶力驚人,。我們前年和他交流時,,他反應(yīng)很快,談及植物時多用拉丁文,,源源不絕,,如數(shù)家珍,必要時還用他繪制的植物解剖圖輔助說明,,圖精細而優(yōu)美,。一討論起植物來,我能感受到他眼中的光芒,?!?/p>
迄今為止,,王文采共發(fā)表了28個新屬約1370個新種、新組合242個和新等級(族,、系,、組等)303個,是我國發(fā)現(xiàn)植物新類群最多的學者之一,。
在學生們眼中,,王文采待人真誠,平易近人,?!八辰绺撸彩驴偸窍瓤紤]別人,,不計得失,。在植物學研究上,他經(jīng)常熱情幫助請教他的人,,從植物學愛好者到國際學者,,范圍很廣,而且這種幫助不因?qū)Ψ缴矸莶煌胁顒e,?!备咛靹傉f,晚年時,,王文采常言及他在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他時刻自省、不忘初心,,是真正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