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簡介:
李少萍,副編審,,現(xiàn)就職于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編輯策劃和家庭教育研究工作,連續(xù)組織策劃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教育教學活動和教學人物???,撰寫的多篇文章獲全國教育報刊優(yōu)秀作品一等獎和中國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主講的高中家長系列課程:媽媽之惑,、青春之問,、陪伴之旅等熱點話題見解獨到,貼近生活,,發(fā)人深省,。
時間總是匆匆,轉(zhuǎn)眼已是九月,,又到一年開學季,。對于剛剛邁進高中校園的孩子來說,這三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該如何正確地陪伴孩子走過高中三年,?現(xiàn)實中太多的父母做錯了或者不會做!山西教育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高中三年陪伴手記》一書,,作者李少萍以媽媽的切身體會,,結(jié)合自己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深入思考,就當下家長在孩子學習,、生活,、交際,、情感等方面的熱點和難點,以手記的方式分享了沉住氣,、不硬碰,、巧轉(zhuǎn)身、換思路的做法,,助力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
作為一名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也常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盼望能有一本吸引家長關注教育,、引導家長思考教育,,切實促進家校合力的教育指導手冊,。偶然間在朋友的推薦下讀到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
閱讀此書序言,,作者敘述成書經(jīng)歷時,記敘了自己教育中的困惑與經(jīng)歷,,作為家長,,我感同身受。細讀下去,,驚喜連連:作者就像一位寶藏媽媽,!她用細膩的心思把筆觸伸向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每個犄角旮旯的問題,她用睿智的思考把問題背后的真相與心理需求一一呈現(xiàn),,她借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事例,,用可操作的解決辦法替代了僵化死板的說教,把抽象的教育理念依托在具體可感的事件中,。這本書能幫助我們成長為智慧型的家長,,去敏銳地捕捉每一個困惑或問題,把它變?yōu)橐龑Ш⒆映砷L的轉(zhuǎn)機,。
教育說到底是陪孩子一路成長的經(jīng)歷,,成長不能替代,于孩子于家長都是,。在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支撐起一個孩子的終身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基礎,是促進家校合力,,助力孩子成長的關鍵,。家長懂得教育、參與教育,、做好教育,,關乎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未來,,也關乎時代和國家的發(fā)展。
這本書從媽媽之惑,、青春之問,、心靈之約、智趣之旅4個板塊,,做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思考,。作者在書中探討了高中學生必須面對的諸如是否住校、3+1+2選科,、時間管理,、成績分析等“技術性”難題,也分享了自己助力孩子成長的各種心得,,如借別人的嘴巧對孩子的“不合理”,,做個會聊天的媽媽,孩子需要“高帽子”等,,讀來有趣而又受益匪淺,。
“磨刀不誤砍柴工”,高中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時期,,家長應有足夠的智慧,、寬廣的胸襟、善思的頭腦,,這樣才能成為孩子走向成年的最好的擺渡人,。作者李少萍既是一位多年從事教育研究的資深主編,又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的家庭教育理念,,多源于生活實踐。書中援引大量事例,,或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為親身經(jīng)歷,、切身體會,。這些事例幾乎涉及家庭教育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作者一一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合理建議,。
許多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想一想,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騰起浪花的人又有幾個,?我們努力做好那一滴水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空閑時,,我反復閱讀書中的許多章節(jié),,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這個時代,有太多浮躁的人,,都喜歡走捷徑,,這種物化的思維用在教育上是多么的可怕,做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父母的思維直接影響孩子,,并銘刻在孩子今生的記憶里,過于現(xiàn)實,、物化的思維培養(yǎng)不出真正的人才,,與其說培養(yǎng)孩子,不如說做父母是今生自我完善的一場修行,。
孩子要成長,、家長也要成長。如果您與孩子溝通不暢,,如果孩子的成績讓您焦慮不安,,如果您正在為該不該扶植孩子的興趣舉棋不定,如果您也因寒暑假要不要送孩子進補課班而猶豫不決……建議您抓住開學季,,一定像我一樣讀讀這本書,或許它會讓您瞬間開悟,,若醍醐灌頂,,從此冰消雪融,春和景明,。
科學導報記者 隋萌